序言:青春,留與他年說夢痕


周禹含詩集《抽取式森林》序言:青春,留與他年說夢痕

    生命,從驚天動地的呱呱哭聲起始;順著時間之流,能在人世間鏤下多少刻痕?許是英姿煥發,許是慷慨悲壯;又許是飛揚跋扈、快意高歌,或則是淺斟低唱;更許是荒唐頹廢、孤獨蒼涼……。雖然終究要回歸塵土、落得一片茫茫的乾淨,那無數的刻痕卻也因見證真實活過而更顯重要。
 
走過的刻痕點點,唯有寸心知曉。然而,燃燒過的生命若無法留予他年回味咀嚼,或與其他生命分享共鳴;或若只是徒任歲月漫漶,或徒任塵俗打磨出相同的樣貌,總令人不甘吧。生命的記錄要靠自己,即是最精彩的文學家也無法代替個人進行記錄。創作,可以單純到只是記錄個人的生命,記錄那些抑揚頓挫的生命音符。

青春的記憶,應該是生命中最華美的綻放時刻。然而,我們的年輕學子在升學主流價值的引領下、在知識的瘋狂填塞下,卻常顯得面容模糊、蒼白瘦弱,甚至提早凋零。在知識填塞的青春裡,可能使感覺逐漸麻痺、甚至死亡;在科技化的時代,更讓許多年輕學子誤以為那叫客觀、那叫理性,最後在無所感、無所覺的軀殼中安住。更甚者,竟將龐雜的知識作為高人一等的依恃,躲在專業知識的光環下鄙視、欺凌其他相對無知的生命,養成不自覺的傲慢——對宇宙間無窮無數生命的傲慢;殊未覺察其實只是在成績、名聲、地位、利祿、物質……中流浪,在無止盡的慾望追逐中荒蕪。

在醫學大學任教十年,對學生最感憂心的就是知識的偏食導致誤以為的生命饜足、對專業外的學習失去熱情與渴望、對生命的開展失去動力,徒然守著小小的一方「專業」、守著錙銖必較的利益,守出不見光彩的蒼老,守出排他性強、卻不自覺的狹隘心胸。
 
認識禹含,始於紅樓夢的課程。她清亮澄淨的眼眸、她對文學的熱愛、對寫作的熱情、對現代詩的衷情……都令我印象深刻。閱讀她青春的記錄:那些年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悲歡離合、那些真實的記憶與情感……,一幕幕生命的片刻躍然紙上,深情的光影更在文字間流轉。欣慰禹含在眾多早衰的生命間綻放青春原有的光彩,動容於她細膩的捕捉、真實的面對、豐富的馳騁;但,也確實心疼於早慧的敏感必須承擔生命的諸多痛楚、疑惑與無解。作為老師,無法替禹含承擔一絲一毫,唯有衷情的祝福。

詩,是語言的珍珠;青春,更是寫詩的年紀。和著禹含血脈的跳動、凝結出最幽微的情思,感謝禹含的願意分享,更祝福無數青春的生命!

                   李玲珠寫於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99年天微涼  一個期待天長地久的年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