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我的家在哪?

我的家在哪?

◎阿丹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青蛙媽媽下的999顆蛋孵成了999隻蝌蚪,999隻蝌蚪愈長愈大,不夠住啦!那就來搬家吧。跳呀跳,跳呀跳,媽媽咪呀!老鷹抓住了青蛙爸爸,然後青蛙媽媽抓住青蛙爸爸的腳,然後999隻青蛙抓住媽媽的腳,老鷹帶著1001隻青蛙在天空飛,長長的一串青蛙,實在是太重啦,老鷹鬆開爪子,青蛙噗通噗通,掉到了一個大~~池塘,哇,是新家耶!這就是《999隻青蛙兄弟搬新家》。
14隻老鼠大搬家》、《小老鼠找新家》都是可愛的小老鼠想找更理想的房子而搬家;《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是不同生活習慣的愛人為了對方要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遷徙是動物的行為,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處。有時是因為居住的環境遭到破壞,或是其它物種影響了整個生態。

在《貓頭鷹和啄木鳥》裡,因為生活作息不同,白天睡覺的貓頭鷹,被牠的鄰居啄木鳥在工作時傳來的聲音吵得睡不著覺而引發紛爭,雖然最後因為貓頭鷹所居住的樹被雷劈中而被迫搬家,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啄木鳥因為叫醒沉睡中的貓頭鷹使其免於災難,於是牠們成為好朋友,不過這的確是故事,可能真實生活不大會發生。
《一棵橡樹要搬家》則是小螞蟻無意中看到人類要進行伐木計劃的告示,對於所居住的這棵橡樹即將消失,各種動物與昆蟲們紛紛逃亡的過程,看似搞笑的漫畫式風格,也許讓我們以輕鬆的方式來面對這嚴肅的生態議題。而將近70年的經典作品《小房子》,則是一種對回歸大自然的重視與追求,這樣的努力與訴求也將一直持續下去。放棄原本熟悉的環境,為的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孟媽媽才會搬三次家。

在《小房子》之後的50年出現的作品《Window》,是一本運用各種材料拼貼而成的無字書,只見第一頁抱著新生兒的母親,看著窗外的一片綠意盎然。隨著翻頁,男孩漸漸長大了,景象也一點一點地改變。房子越蓋越高,人越來越多,變得熱鬧而擁擠,於是長大的男孩,與他的女伴決定搬家。最後一頁,男孩懷抱著新生兒,看著窗外一片綠意盎然的生活環境,這是他想要給他親愛的家人最好的禮物。而《Home》可視為續集,男孩與女伴一起搬到一個老舊的社區,過著簡單的生活。隨著女兒漸漸長大,窗外原本院子不再荒廢,整個社區的樹也變多了,大家居住的環境綠化了,大家帶著閒情逸致在樹下乘涼聊天。這兩本都是無字書,而它們都沒有講太多的話。
《吃六頓晚餐的貓》,原名《住在哲學街上的貓》,街名引用哲學家的名字,以及他們的主張來象徵人們的個性。黑貓席德住在亞里斯多德街一號,牠也住在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和六號,所以席德每天都可以吃六頓晚餐,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大家都以為自己是席德的主人。不過席德也得付出代價,因為牠要記住六個名字,還要記住每個主人喊牠時,牠所要表現的六種不同的個性。雖然很辛苦,不過有六頓晚餐吃也就值得。直到有一天,席德生病了,每個主人都很擔心,牠一共看了六次醫生,吃了六次的藥,但是一天內出現六次來看病的黑貓實在是太可疑了,獸醫找來六個主人,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很生氣,規定牠以後一天只能吃一餐。但是席德是吃六頓晚餐的貓,於是牠搬到畢達哥拉斯街一號,也住在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和六號,不同的是,這裡的每個人彼此交談,所以他們都知道席德每天都要吃六頓晚餐,而且因為大家都知道,所以他們一點也不在意。席德這家搬得真是好。
不過搬家不一定是喜悅的。彷彿漫畫多格的結構,一貫的水彩畫風,昆汀‧布萊克以無字書的形式完成《小丑找新家》,講的是被丟棄的玩具,尋找一個新的主人新的家的過程,似乎也在暗諷著階級制度。
社會關懷繪本作家伊芙‧邦婷在《我想有個家》裡,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母親過世的小男孩,與失業的父親住在機場,因為他們沒有家。機場裡每個人都不停地移動,趕著去不同的地方;這裡也有一些遊民,他們會住在這裡,但有時因為大聲吵鬧或髒臭而被航警趕出去。為了能住在這裡,要非常的小心,小男孩和爸爸常常變換不同的航空公司,讓自己的打扮看起來像旅客,要分開來坐著睡,而且夜半人少時還要機警地醒來;還不能和那些熟面孔坐在一起,那樣最容易引人注意了。有時男孩看著相遇的人們擁抱在一起開心地說「回家真好」時,他好生氣、好想推開他們對他們說:「你們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你們有家,我就沒有?」只是他不能這麼做,因為他一定會被航警趕出去。有一天,一隻小鳥飛進了航廈裡,牠害怕地東撞西撞,最後終於找到出口飛走了,小男孩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又羨慕小鳥飛離這個家。男孩的父親週末會到一家公司當工友,如果人群很多,小男孩也會替旅客搬行李賺點小費,他們希望能夠賺到一些錢,找到一個地方住,甚至讓男孩念書,只是他們不知道,何時才能有一個真正的家。

家,也許不在以何種形式構築,而是能夠彼此相守。伊芙‧邦婷在《開往遠方的列車》裡,敘述十四個孤兒搭著一列等待認養的火車的故事,可說是「清秀佳人」的繪本版。為了解決孤兒的問題,讓他們穿上好看的服裝,搭上不知未來為何的列車,展示在一個又一個待人認養的停靠站。只是,被領養不等於幸福,在那個時代,有的領養只是因為需要人力。而故事主角瑪麗在這「旅途」中,從滿懷著能遇見並讓遺棄她的母親接她回家的失落,到發現自己是被挑選後所剩下來的最後一位,她以為這世界完全遺棄她了,但抵達了最後的遠方站,她遇見一對老夫妻,她認為自己不是他們想要的小孩,不過老太太卻告訴她:「有時候,最後得到的,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


註:
1. 999隻青蛙兄弟搬新家》,文:木村研,圖:村上康成,小天下出版。
2. 《貓頭鷹和啄木鳥》,文∕圖:Brian Wildsmith,鹿橋出版。
3. 14隻老鼠大搬家》,文∕圖:岩村和朗,漢聲出版。
4. 《小老鼠找新家》,文∕圖:彼得‧霍拉賽克,上誼出版。
5. 《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文∕圖:達妮拉‧庫洛特,三之三出版。
6. 《一棵橡樹要搬家》,文∕圖:近藤薰美子,遠流出版。
7. 《小房子》,文∕圖:維吉尼亞‧李‧巴頓,遠流出版。
8. Window》、《Home》,文∕圖:JeannieBakerWalker Books
9. 《吃六頓晚餐的貓》,文∕圖:英格‧莫爾,和英出版。
10.《小丑找新家》,文∕圖:昆汀‧布萊克,台灣麥克出版。
11.《我想有個家》,文:伊芙‧邦婷,圖:羅耐德‧希姆勒,東方出版。
12.《開往遠方的列車》,文:伊芙‧邦婷,圖:羅耐德‧希姆勒,和英出版。

點此參觀阿丹的部落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