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 女性書寫/恐怖經典《黃壁紙》



別聽他的,妳有權利歇斯底里!


點此進入黃色的壁紙之中


l    全球大專院校文學系「美國文學」、「女性文學」、「恐怖文學」等課程指定讀物。
l    歐美高中教師們最喜愛的性別教育、諮商輔導、暑假指定閱讀文本之一。
l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系曾珍珍教授專文導讀。

  一名女性疑似罹患產後憂鬱症,於是與醫生丈夫一同到鄉間休養,他囑咐她不得從事任何形式的勞動工作,只能躺著休息或是偶爾散散步,如此才能康復。在那兒,她住進一間貼滿黃壁紙的古老育嬰房,壁紙陳舊斑駁,並不時發散出奇異的氣味。那一片黃色的壁紙似乎帶著奇異的力量,讓她陷入崩潰、瘋狂的邊緣:她覺得壁紙是活的。不,應該說,她看見有人——女人,好幾個女人——在黃壁紙上爬呀爬的……

「壁紙顏色令人討厭,幾乎讓人反胃,是種鬱悶模糊的黃色,在日光緩慢移動下詭異地淡去了色彩。它的氣味徘徊不去,鑽進我頭髮裡,在我身上揮之不去。躲在壁紙後面的那些女人,不時攀越爬行,卻被壁紙上頭的圖案給絞死,身體倒掛著,眼睛都往上吊,紛紛轉白了……」

透過吉爾曼女士流暢、略帶神經質的第一人稱敘事口吻,讀者們將在《黃壁紙》故事中,目睹一位具有創造力的女性,如何在社會壓力下逐漸崩潰、瘋狂,最終淪為制度的囚奴,喪失自我。《黃壁紙》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儘管故事中沒有太多女權的呼告,卻以精彩巧妙的驚悚/懸疑小說筆法包裝作者最在意的女性議題,一般公認為吉爾曼女士最有藝術性的文學作品。

  繁體中文版特別加收吉爾曼女士的創作自白〈我寫《黃壁紙》的理由〉,以及作者另外六則關於女性處境的精彩小說:《假如我是男人》、《三個感恩節》、《改變》、《小別墅》、《轉》、《畢包斯先生的初衷》。透過閱讀穿越時空,一同探索那個女人備受束縛侷限的時代,參與吉爾曼女士所興起的女權浪潮!


讀完《黃壁紙》,寫書人、出版人、愛書人怎麼說: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紀大偉:

「早在我們哀叫 Orz(給你跪,讓我死吧) 的時代之前,〈黃壁紙〉已經在地板上滾得遍體鱗傷,Orz了一百多年。經典不死,只是狂抓頭髮。」


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郝譽翔:
「女性書寫的經典之作!從頭到尾緊繃著一股陰鬱與瘋狂,幾乎令人喘不過氣來。」

詩人 顏艾琳:
「老房子、天花板、微風、海浪聲、嬰兒、壁紙、空氣……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在生活中被隱形的、不說出的情感,一個被丈夫溫柔箝制、被父權觀念鎖鍊、被婚姻的憂鬱症糾纏的女子,寫出了最驚悚的女性文學小說代表作。
劉亮延改編此作與《微美》的舞台劇《無色之色》中,我是幾乎在舞台跟人生兩個場域,扮演過這爬行的女子。但如今我撕破黃壁紙,走出侷限自我情感的老舊空間,遠遠將那驚悚的黑洞,拋離……」

基本書坊總編輯 邵祺邁:
一邊讀,一邊用力按捺著想要奔去壁紙賣場採購的衝動。如果黃色壁紙可以引出這樣迷人又令人畏寒的故事(還有被綁架並且牢牢禁錮的慾望),那麼最近很流行的客家花布系列,說不定可以讓被這篇故事的氛圍壓得細扁的呼吸稍稍獲得紓放--就像裡面寫的一句:「這壁紙住進了我的心房! 」

     南方家園出版發行人 劉子華:
「一位產後憂鬱症的婦人在做療養時,從牆上沾染污漬的黃壁紙裡,看見隱藏在壁紙背後的昏暗人形,在搔動壁紙上的圖案,像要掙脫牢籠闖出來;故事末,這位心智已瀕臨瘋狂的婦人竟然……作者在一層層的虛/實之間,將主角徬徨無助,陷入一種虛無恍惚的入魔狀態很真實地描述出來,讀起來令人毛骨悚然,是一部非常具批判性的女性文學作品。」

一人出版社 劉霽:
「西方文學中的瘋狂往往不只是瘋狂,而是某種對體制的反叛象徵。英美文學中的女權運動可以上溯到《簡愛》一書中,被鎖在閣樓,從頭到尾不見面目的瘋婦。而〈黃壁紙〉一篇雖然年代與故事都不同,但也可以說是以同一名瘋婦的視角出發,描述一個令人窒息的父權壓迫體制。包圍著四周的黃色壁紙是牢籠,也是想像力的根源,正如同寫在紙頁上的故事一般,既迷人又駭人。短短的篇幅中,以驚人的想像力對抗外在控制,展現了文學直擊人心的力量。」

文字工作者 李健睿:
「《黃壁紙》營造的恐懼,並未窮究電影分鏡式的驚鴻一瞥,因為讀者絕非袖手旁觀。早從第一枚印刷好的鉛字讀起,目光隨育嬰房內壁紙扭曲的紋路游移就該發現,你我原是透過主角眼眶環顧周遭,牆面中的那只生物,早已四下漫漶。」

影評人 膝關節:
「閱讀《黃壁紙》的過程,讓我驚嘆作者對那細微不起眼的牆上擁有看穿內層的超能力。那些皺凸不平的壁紙裡躲藏的詭異身影更令人倒抽涼氣,彷彿,穿出牆來的,是你不願想像的顫抖。」



2011年6月25日
歇斯底里的女人穿越黃壁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