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韓行不行
◎Julio
不久前和朋友行經台北站前地下街的某個小廣場,場地中央搭了一個小舞台,台上有兩個外籍女子打扮的很俏麗,唱著自己方言的流行歌曲。那是很動感的歌曲,而隨著節奏扭動身體搖頭晃腦的,不僅僅是台上唱歌的人,還包括台下滿滿聚集的外籍新住民(或者你比較熟悉的說法就是外籍勞工),他們也熱情的給予一些歡呼,整個場子熱鬧非凡。
心想這似乎是一群印尼人的定期集會;就像假日經過中山北路的晴光市場一樣,總是可以看到那些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豪爽的用自己方言溝通,不停複習或追循著自我文化,而且很熱愛自我文化。一個外籍族群在異地的文化向心力,看了我些許感觸油然而生。
同樣是文化活動,但隨著近兩年來藝能界韓風的興盛,我在今年的嘉義燈會點燈儀式會場,看到了感到突兀的畫面。點燈儀式之後的舞蹈表演,開場的民俗舞團小小團員們,竟然是跳了知名韓國團體招牌歌sorry sorry和Nobody的組合舞曲,讓我一時懷疑起元宵節其實是韓國人的民俗節日?
我並不是一個完全不媚俗的人,向來也很支持學習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遑論使用的生活物品也並非全部made in Taiwan,因此倒不是一味排外心態。不過跳民俗舞蹈的小朋友,一旦習慣屬於詮釋民宿舞蹈的肢體語言,跳起流行歌曲需要拍拍到位的舞蹈,其實不好看;何況這還是一個屬於台灣在地民俗文化的節慶場合,那時我就跟友人笑說這個地方政府捧韓國人的LP捧到不行,這下子讓整個場面感受不到慶祝元宵節點燈儀式的文化意涵,也沒炒熱氣氛。(今年燈會還發生蜂炮發射時橫向噴發,導致讓部分民眾受傷的烏龍,卻反而成了高潮?)
哈韓行不行?個人喜好,無可厚非。不過看到有線電視台紛紛被韓劇所佔據、兩個主流音樂台也幾乎有一半以上的節目都在播放韓國音樂節目和MV,我很納悶這就是我生活的台灣文化嗎?因此聽說有不少人看到新聞報導說韓國學者研究發現李白是韓國人會嗤之以鼻,但是晚上回到家就馬上轉開韓劇準時收看。
所以你期待金曲獎頒獎典禮,還會有哪個韓國團體因為唱了國語歌曲就能入圍?認為金馬獎頒獎典禮,邀請了哪些韓國藝人那麼這個典禮就很具國際水準?這些想法真讓人不韓而慄。我明白韓國藝人成功的原因,無非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努力原則;但我知道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其實有不少人常常反過來挖苦在地文化的困窘,但這些人真的都認真聽見台灣在地音樂的真摰了嗎?也曾經為了發揚在地文化做過哪些努力嗎?(我愛張懸,我愛陳昇,我愛濁水溪公社…)
有時和朋友開玩笑說: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沒想過令人心「韓」的戲碼就真實上演在我們的生活裡。但願在哈韓之餘,我們還留有多一點思考的空間給自己,建立起和韓國文化意識一樣強韌的台灣文化意識,哈韓而不心韓。
留言